泸州茶香如何出“深巷”?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泸州茶香如何出“深巷”?

目前,泸州市拥有名优茶加工厂36家,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个,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0家。

但是,泸州市龙头企业、业主参与茶产业化开发的总体规模小,品牌建设与优者相比,仍有较大差距,至今没有国内外知名的品牌,茶叶以初加工为主,精深加工较少,加工附加值不高,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。

那么,泸州茶业该如何做大做强?

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红岩子茶园,茶农们抢抓农时采摘“明前茶”。

重点突破

打造西南特早茶核心生产区

泸州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44.5万亩,年产量3万吨,年产值25亿元,综合年产值突破80亿元,茶业已成为泸州市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。

泸州市茶业优势在于种茶历史悠久,茶树发芽时间为全球同纬度最早,茶叶味好、香足。

如何发挥优势,提升泸州特早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?

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,泸州市应抓住国家“东茶西移”、省“茶产业千亿工程”发展战略机遇,通过名优茶品牌提升战略和大宗茶精深加工引进工程,按照“突出特早、挖掘大宗”的发展思路,以纳溪区、南部山区为双核心,发展茶产业,将泸州建设成为西南特早茶核心生产区、成渝有机茶产业引领核心区,力求破题。

前年,泸州市选送的茶叶产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(四川)国际茶业博览会“金熊猫奖”12枚、“银熊猫奖”1枚。

去年,泸州市获得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“金奖”11枚、“银奖”3枚。

两届参展,泸州市获奖数量都在全省市州中居领先地位。

特别是纳溪区荣龙特早茶、四川大里特早茶有限公司特早茶获得“金熊猫奖”,让泸州市找到了重点突破的方向,即以川茶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,打造中国特早茶产业带,以构建“大基地+大产业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

叙永县向林镇跃龙村的浙川东西部协作立体粮库示范园区。

泸州市打造中国特早茶产业带,以川茶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,突出纳溪特早茶、古蔺大树茶、叙永红岩茶、乌蒙高山茶特色,优化泸县、纳溪、叙永、古蔺等区县茶产业布局,计划建成以纳溪区为主的特早茶产区和以叙永县、古蔺县为主的乌蒙山优质绿茶产区和古树茶产区,提升纳溪区梅岭特早茶、白节有机茶、叙永县红岩坝优质绿茶、古蔺县马嘶优质绿茶等10个茶叶园区档次,成片打造中国特早茶产业带。

与此相应,泸州市将开展茶叶新品种、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,计划让“乌牛早”等优良品种良种率达到98%以上;调整品种结构,计划让“中黄3号”“奶白茶”等特质茶类产量、产值在全省排名领先;实施泸州本地茶树资源收集利用项目,保护与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,从而打造泸州市独具特色的茶品种类。

区域集聚

打好“四川省特色早茶优势发展区域”牌

纳溪区、叙永县、古蔺县均被列入四川省特色早茶优势发展区域,如何打好这张牌?

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黎秋刚告诉记者,泸州市将围绕建设茶产业基地,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,重点抓好优化产业布局、创建种植示范基地、拓展产业功能等方面的工作。

目前,全市茶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为“一核三区多节点”。“一核”是位于纳溪区天仙镇、护国镇、渠坝镇的茶产业加工园区,是特早茶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集聚区,同时也是特早茶营销展示中心所在地。

“三区”是优势区标准化生产片区,包括纳溪特早茶产业区、叙永名优绿茶种植区和古蔺名优绿茶种植区。

“多节点”是以茶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。

这样,泸州市茶产业区域集聚化明显,将逐步形成以纳溪区为主,叙永县、古蔺县南部山区为辅的发展格局。

领军品牌

打造纳溪特早茶区域公用品牌

同样质量的干茶,泸州茶企精品茶每斤批发价为600元,外地茶企精品茶每斤批发价可达七八百元。

为此,四川茶叶协会副会长、梅岭茶业公司总经理阎洪贵认为,提高茶叶加工的附加值,特别是品牌的价值很重要。

纳溪茶叶协会副会长、凤岭茶业公司总经理周世庆也有同感,如果要想长久发展,就须加强品牌化建设。

实际上,泸州茶企品牌多但不响。

黎秋刚认为,按照“树一个品牌、带一批龙头、兴一个产业”的思路,泸州市将整合泸州现有茶叶品牌,培育优势品牌,打造区域公用品牌。

以区域品牌为纽带实现全市茶企的联合,既为茶企提供了稀缺的共享资源,也不妨碍茶企个性化发展。

那么,这个区域公用品牌由谁担当重任呢?

纳溪特早茶。

纳溪特早茶当仁不让。

目前,地理标志产品“纳溪特早茶”的品牌价值为45.22亿元,每年带动茶农人均增收3000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之一——四川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,将泸州市纳溪区,乐山市夹江县、犍为县等6个区县纳入了集群建设。

打造“纳溪特早茶”区域公用品牌,通过“抱团”发展,以提升纳溪特早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但是,茶企担心品牌“红了公用的,荒了自家的”。

泸州茶叶学会理事长李明红提出,可借鉴“泸州桂圆”这个区域公用品牌的做法,即区域公用品牌和桂圆产地品牌同时标注。

如此,同时标明泸茶区域公共品牌、茶企商标,可解开茶企的“心结”。

泸州茶叶品牌不响,除了品牌杂而多外,还有领军品牌缺失的原因。

如今,领军品牌的确立,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。

内扶外联

培育壮大茶企集团

针对泸州市龙头企业、业主参与茶产业化开发的总体规模小的问题,泸州市将培育壮大茶企集团,支持品牌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、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茶企,通过整合资源和市场,组建产销联盟或产销集团,形成资源集中、生产集群、营销集约的发展格局。

至于如何增强我市茶业发展支撑能力,李明红告诉记者,一方面内强“体质”,纳溪区建成中国特早茶城,在西南商贸城打造西南茶都,建设茶叶集散中心,引导茶企集中布局,“抱团”入驻;支持品牌企业采用电子商务、连锁经营等方式,扩大市场份额和产品覆盖范围。

目前,相关行业协会已联合10家会员企业出资组建了龙头公司——四川泸州酒城特早茶实业有限公司,以达到抱团发展“纳溪特早茶”的目的。

古蔺县马嘶苗族乡茶园。

另一方面,外搞联盟。

除了永泸茶产业联盟外,借助川南一体化,包括把万盛、宜宾等产茶的地区拉进“朋友圈”,组建一个联盟。

这些联盟区域毗邻,气候接近,都以早茶为主,都是产茶的重点产业带。

一起合作,可以拓宽销售渠道,增强品牌的影响力。

此外,这些联盟中,永川有重庆农科院茶研所,宜宾有宜宾学院、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和宜宾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。

在一个联盟内,可以互动,探索合作方式,这些科研机构与泸州合作,选择优良品种,完善加工工艺,提升茶叶品质,从而解决我市茶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、品质问题。

来源:泸州日报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